中医《方剂学》课堂笔记-祛痰剂.doc

上传人:wxg****xl 文档编号:911199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方剂学》课堂笔记-祛痰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方剂学》课堂笔记-祛痰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方剂学》课堂笔记-祛痰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方剂学》课堂笔记-祛痰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方剂学》课堂笔记-祛痰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您的位置首页祛痰剂 学习时数 3学时 学习目的 熟悉祛痰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掌握二陈汤、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半夏白术天麻汤; 熟悉贝母瓜蒌散、小陷胸汤、滚痰丸; 了解茯苓丸、苓甘五味姜辛汤、定痫丸。 概 念 凡以祛痰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 为祛痰剂。 适应范围 (1)各种痰病:湿痰、燥痰、热痰、寒痰、风痰等。 (2)因痰郁而致病者,如头痛、眩晕、胸痹、呕吐、中风痰厥、癫狂惊痫 以及痰核瘰疬等。 分 类 (1)燥湿化痰-湿痰证 (2)清热化痰-热痰证 (3)润燥化痰-燥痰证 (4)温化寒痰-寒痰证 (5)化痰熄风-内风挟痰证 注意事项 (

2、1) 辨别痰病的性质,区别其寒热燥湿。 (2)有咳血倾向者,不宜用燥烈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咯血; (3)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留邪。 一、 燥湿化痰:本类方剂主要由苦温燥湿化痰药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适用于湿痰证。 方 名 功效特点 主治病证 二陈汤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可用于多种痰证。主用于湿痰内阻的咳嗽痰多等证 茯苓丸 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痰停中脘所致的两臂疼痛 温胆汤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二、 清热化痰:本类方剂主要由清热化痰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作用,适用于热痰证。 方 名 功效特点 主治病证 清气化痰丸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痰热内结,咳嗽

3、痰稠色黄 小陷胸汤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痰热互结小结胸证 滚痰丸 泻火逐痰 实热老痰积滞所致诸证 三、 润燥化痰:本类方剂主要由润肺化痰药组成,具有润燥化痰作用,适用于燥痰证。 方 名 功效特点 主治病证 贝母瓜蒌散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燥痰咳嗽 四、 温化寒痰:本类方剂主要由温肺化痰药组成,具有温化寒痰作用,适用于寒痰证。 方 名 功效特点 主治病证 苓甘五味姜辛汤 温肺化痰 寒饮咳嗽,为温阳化饮的主方 五、 化痰熄风:本类方剂主要由化痰药与平肝熄风药组成,具有化痰熄风作用,适用于内痰挟风证。 方 名 功效特点 主治病证 半夏白术天麻汤 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风痰眩晕,头痛 定痫丸 涤痰熄风

4、痰热癫痫证 一.填空题 1. 祛痰剂分为_、_、_、_、_五类; 其适应证分别为_、_、_、_、_。 2. 清气化痰丸的功用是_。 3. 润燥化痰的代表方是_。 4. 苓甘五昧姜辛汤的君药是_,主治_证。 5. 外风头痛,治宜_方; 厥阴头痛,治宜_方; 风痰上扰之头痛眩晕,治宜选用_方;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头痛眩晕,治宜_方。 6. 治疗湿痰,可选_方;治疗热痰,可选_方; 治疗燥痰,可选_方;治疗寒痰,可选_方; 治疗风痰,可选_方。 7.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_。 8. 风痰为病,有内、外之分。外风生痰,宜用_法; 内风生痰,宜用_法。 二.判断改错题 1. 二陈汤既是燥湿化痰的主方

5、,又是治痰的基础方,除湿痰外,还可加减用于其他各种痰证。 2. 贝母瓜萎散是治疗热痰的主方。 3. 温胆汤主治胆胃不和,痰湿内停诸证。 4. 温胆汤温化寒痰,主治阳虚阴盛,水饮内停之咳痰量多,胸膈不快等证。 5. 清气化痰丸主治痰热咳嗽,痰黄易咯。 6. 贝母瓜萎散可用于阴虚燥咳,咽喉干燥。 7. 小陷胸汤中半夏与黄连合用,属“辛开苦降”法。 8. 贝母瓜萎散应用麦冬润燥生津,清热化痰。 9. 半夏白术天麻汤有平肝息风,和胃降逆之功。 10.苓甘五味姜辛汤有敛肺化饮之功。 三.问答题 1. 温胆汤方中并无温胆之药,方名却曰“温胆”,如何理解? 2. 二陈汤主治何证?为什么说本方为治痰之通剂?

6、3. 二陈汤、导痰汤、涤痰汤三方均治疗痰证,其组成、功用、主治有何不同? 4. 清气化痰丸、温胆汤、定喘汤均可治痰热为患,如何区别运用? 5. 贝母瓜萎散与清燥救肺汤均可治肺燥咳嗽,功用有何区别?用药有何特点? 6. 结合苓甘五昧姜辛汤之组成,分析其组方配伍特点及立法原则。 7. 半夏在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中的配伍意义有何不同? 8. 滚痰丸运用原则是什么? 练习答案填空题参考答案1. 燥湿化痰 清热化痰 润燥化痰 温化寒痰 化痰息风 湿痰证 热痰证 燥痰证 寒痰证 风痰证2.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3. 贝母瓜萎散4. 干姜 阳虚阴盛,水饮内停之寒饮咳嗽5. 川芎茶调散 吴茱萸

7、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天麻钩藤饮6. 二陈汤 清气化痰丸 贝母瓜萎散 苓甘五味姜辛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7. 燥湿化痰,平肝息风8. 疏风化痰 息风化痰改错题参考答案:1. 对2. 热痰燥痰3. 痰湿内停痰热内扰4. 温胆汤苓甘五味姜辛汤5. 痰黄易咯痰稠色黄,咯之不爽6. 可不可7. 对8. 麦冬天花粉9. 和胃降逆燥湿化痰10.敛温问答题参考答案: 1. 方名冠以温胆二字,此温字之义,是根据胆的性质,以期达到温和、升发;此时与温脾、温肾的温字,意义不同。盖胆为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忌塞郁。本方之用药,陈皮、竹茹、枳实、半夏等,皆有清泄肺胃而平木气之功,因而可恢复胆府中温和之气,使胆气

8、升发,五脏元真通畅。正如罗东逸说: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 2. 二陈汤中陈皮、半夏宜用陈久者为佳。陈久者,温中而无燥烈之患,行气而无峻削之虞。本方主治湿痰之证,多由脾弱不能制湿,湿困脾阳,运化失职,水湿凝聚而成。素问经脉别论: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造成中阳不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聚湿成痰。二陈汤主治脾失健运,湿邪凝聚,气机阻滞,郁积而成的湿痰证。症见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心悸头眩,舌苔白润,脉滑。因为本方既为治湿痰之主方,又可随证加减变化,广泛用于其他各种痰证。如风痰加南

9、星、白附子、皂角、竹沥;寒痰加半夏、姜汁;热痰加石膏、青黛;燥痰加瓜萎、杏仁;食痰加神曲、山楂、麦芽;老痰加枳实、海浮石、芒硝;气痰加香附、枳壳;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 3. 二陈汤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组成。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证。导痰汤由二陈汤去乌梅,加枳实、南星。其行气开郁、燥湿化痰的作用,均强于二陈汤;主治痰涎塞盛,胸膈痞满,以及肝风夹痰,眩晕痰厥者。涤痰汤由二陈汤内去乌梅,加枳实、胆南星、竹茹、人参、菖蒲、大枣而成。有涤痰开窍的作用,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者。 4. 清气化痰丸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适用于火邪灼津,痰气内结而致痰热者,以咳痰黄稠

10、,脉滑数为特征。温胆汤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适用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痰热证,以虚烦不眠,呕吐呃逆为主要特征。定喘汤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适用于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痰热哮喘,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痰多稠黄,脉滑数为特征。 5. 贝母瓜萎散主治燥痰;病位在肺;病因是燥热伤肺,灼液成痰,影响肺之清肃而致肺气上逆而咳嗽呛急,咯痰不爽,咽喉干燥;治法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二陈汤主治湿痰;病位在脾;病因为脾失健运,聚湿成痰,表现为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等;治法燥湿健脾,和中化痰。 6. 苓甘五味姜辛汤主治寒饮咳嗽。(1)配伍特点是:温肺暖脾化饮为主,甘淡渗湿健脾为辅,干姜、茯苓、甘草合用即是

11、此意。开合相济,温散并行,方中干姜、细辛、五味子配合,温散不伤正,酸收不恋邪,能使寒饮消,咳嗽止。(2)立法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 7.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互结心下,胃气不和之心下痞证。方中半夏苦降胃气而止呕,与干姜配伍,辛温散寒,合而为用,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散结消痞。半夏厚朴汤主治痰气互结咽喉,肺胃宣降失常之梅核气。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胸闷呕恶。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8. 实热老痰,久积不去,变幻多端:上蒙清窍,则发为癫狂昏迷;扰动心神,则发为怔忡惊悸,梦寐奇怪之状;内蕴于肺,则咳嗽痰稠,胸脘痞闷;甚则噎息烦闷;留于经络关节,则为口眼蠕动,骨节卒痛,绕颈结核等。尽管有千般怪证之谓,但应见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滑数有力等表现,这是运用滚痰丸的重要原则。本方药力较峻,非实热老痰,凡中气不足,脾肾阳虚,孕妇等体质虚弱者,决不可轻用,否则,可损伤正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培训 > 高等教育

copyright@ 2008-2021 八斗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ICP备20220128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