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园共育,提高幼教工作效益 掌通家园安装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家园联系是家庭与幼儿园重要的连接桥梁,应遵循尊重平等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同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解决提出的问题。 一、了解家园联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对幼儿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认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视,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家长表示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力不从心。在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如果家园有效合作,幼儿就会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在各方面得到积极的发展。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
2、互动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育的重要条件,教师与家长要主动地、积极地沟通,从而激发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二、家园联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有些家长疏于对孩子的教育 由于大部分家长工作忙,接送孩子的任务转移到祖父母或亲戚、保姆承担。这样减少了家长和老师直接接触的机会,老师当天反馈的教育信息要通过这些“中转站”来传达。老师对“幼儿当天表现评价”以及细致而有针对性的工作很容易就被“无情”地忽略,忘记传达或是传达不准确。这样会大大削弱教育效果。如:我园每月都要给每名幼儿详写家园联系手册: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宝贝哪些方面进步了;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并让家长反馈希望老师在哪方面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当家园联系
3、手册收上来的时候,经统计只有30%的家长可以认真填写;30的家长简单填写;还有40%的家长没有填写。我曾经和家长了解没有填写的情况,我这样问鑫鑫的奶奶;“鑫鑫奶奶家园联系手册5-7页是需要填写的,回家请让鑫鑫的爸爸或是妈妈认真填写上面的内容再交给我。”话音刚落,就听鑫鑫的奶奶皱着眉头说:“哎呀老师你不知道鑫鑫的爸爸妈妈都不在本市,工作很忙,回家看孩子的时间也不固定,平时都是我带鑫鑫的,你看我眼神也不太好,老师这个手册先放你这儿,等鑫鑫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们再写。”听了这些话,我无语了,只是在心里想:孩子长时间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2家长和教师教育意见不统一 教师更加倾向在能力上对幼
4、儿的培养。例如: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论做的好与不好,都应该给予鼓励。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的精神,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多给孩子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孩子克服困、不怕挫折的意志力,和交往能力。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尽量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多为孩子创设与伙伴交往的机会,多结识一些小伙伴,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流的快乐。然而,家长的教育重点就有所不同,他们不真正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当听到其他孩子学习写数字和加减法运算时,就盲目要求自己的孩子如法炮制,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 幼儿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沟通水
5、平,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主动和家长沟通,并端正家长们的育儿思想。 三、建立家园联系的几种做法 1家园联系渠道多元化 幼儿园可以通过开设网站,制作幼儿成长电子档案(家庭中、幼儿园里、社会生活中)并以音频、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家长和幼儿园网站的双向传递,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上网观看,点击评论,这样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填补了家园联系手册中40%的空白。 2在活动中进行教育融合 利用“六一”、“家长开放日”或是“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机会开展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多设计一些“亲子项目”,如“两人三足”、“抬花轿”等,适合不同年龄特点幼儿的活动项目。把娱乐性和教育性融合在一体。不但增强了幼儿的多方面能力,也会在活动中逐渐统一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家长从育儿误区中走出来。 总之,家园联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平等的关系,保证交流渠道的畅通,教师要理解家长,同时教师与家长谈话要讲究技巧。我相信只要教师用爱心和细心去关注幼儿,用真心去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家长,建立和谐的家园共育,保证孩子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