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精品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试题详解7.doc

上传人:凤*** 文档编号:3253059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藏的精品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试题详解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收藏的精品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试题详解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收藏的精品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试题详解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收藏的精品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试题详解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收藏的精品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试题详解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教师资格证机考教育学模拟题(七)更多考试资源请访问:一、单项选择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P11A. 中庸 B. 礼记 C. 论语 D. 学记2.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材料和科举考试依据的( )。P6A. 四书 B. 五经 C. 六艺 D. 八股文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P22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科学技术4.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P5A. 六艺 B. 三科 C. 四学 D. 七艺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P48A. 现实性 B. 必然性 C. 方向性 D. 可能性6.心里断乳期是指( )。P56

2、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7.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 )。P65A.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 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P68A. 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B. 正规教育、业余教育C.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D.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9.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P89A. 研究型课程 B. 基础型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发展型课程10.教育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最初是由教育家( )提出的。P117

3、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孔子 D. 夸美纽斯11.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P110A.班主任工作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课外活动12.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P118A.基本阶段 B.基本部分 C.基本途径 D.基本内容13.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P139A.卢梭 B.洛克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14. 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 )。P166A. 科尔伯格 B. 彼得麦克费尔 C. 班杜拉 D. 皮亚杰15.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教育家斯宾塞。P87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4、德国16.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P48A. 遗传素质 B. 成熟 C. 环境 D. 教育1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P60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 教育规律 D . 教育原则18.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 P138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1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P160A.社会教育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20.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 )提出来的。P106A. 赫尔巴特 B. 凯罗尔 C. 斯克里 D. 泰勒二、多项选择21.近代社会引起

5、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P9A. 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 教育的世俗化C. 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 教育的终身化E. 高等教育的普及22.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方为了更好的布道,设立众多教区学校,讲授的内容是( )。P7A. 宗教教育 B. 读写知识 C. 骑士教育 D. 世俗教育E. 军事教育23.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P40A.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 同伴群体的影响 C. 师生的交互作用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E. 社区的影响24.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哪几种基本成分( )。P39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价值成分 D. 理想成分E. 心理成分25.学生的学习特

6、点受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 )。P103A. 环境因素 B. 基础因素 C. 内部因素 D. 外部因素E. 主观因素2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体现在( )P114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E.认识的直接性 27.学校课程的主要缺点在于( )。P91A. 由于教材知识与儿童现有生活经验、心里经验缺乏直接联系,故容易导致儿童机械被动的学习B . 容易导致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格力C 不利于儿童获取必要的个体知识、实践知识D 容易割裂和肢解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E 不能获取直接经验28. 德育包括( )等形式。P146A. 家庭德育 B. 生活德育 C.

7、民族德育D. 学校德育E. 社会德育29.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要求是( )。P180A. 确定班集体的的发展目标 B.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E.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0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 )。P153A教育者 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目标 E德育方法31.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而言,网络教育的特点有( )。P35A平等式的开放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阶段教育D筛选制度 E跨时间限制32关于班级管理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P173A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B主要对象是学生C体现出一种互动的关系 D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E主要管

8、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33.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 )。P182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的培养目标 C.学生的个性特征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34.属于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P127A. 准备好问题 B. 准备好谈话计划 C. 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D. 善于启发诱导 E. 做好归纳、总结35.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 )。P88A. 教科书B. 教学大纲C. 各门学科 D. 课外活动 E. 教学计划36.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 )P115A.教师起决定作用B.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D.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E

9、.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37.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P96A. 强制性 B. 普遍性 C. 实用性 D. 基础性E.方向性38.遗传有什么作用( )P48A.为个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B.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C.遗传素质决定了人成就的大小D.遗传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影响E.遗传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39.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P84A. 以儿童为中心B. 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C. 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D. 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E.以教师为中心40.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 )。P160A. 明确目的性 B.

10、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 注意时机 D.以诚待人 E. 调动学生主动性三、判断题41.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P16442.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教育制度化的形成。P5143.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还是一种人精神状态。P7044.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布置作业。P13345.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P1304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0年。P1394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P11948.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P844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思想素质教育。P15050.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P2

11、7 答案一、1.C,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学记。2. A,见教材P6。3. B,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故最终决定教育的性质。4. A,六艺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5. D,见教材P48。6. C,少年期是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儿童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7. D,见教材P65。8. C,见教材P68。9. A,研究型课程有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10. B,见教材P117。11. C,见教材P110。12. A,见教材P118。13. D,夸美纽斯是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14.C,见教材P166。15. B,见教材P87

12、。16.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17. A,见教材P60。18. B,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采用个别教学制是主体。19. B,见教材P160。20. C,见教材P106二、21. ABC,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22. ABCD,见教材中古代教育部分。23. ABCDE,见教材P40。24. ABCD,见教材P39。25. BCD,见教材P103。26. ABCD,见教材P114。 27ABD,见教材P91。28. ADE,见教材P146。29. ABCDE,见教材P180。30. ABCE,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13、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31. ABCE,见教材P35。32. ABCDE,见教材P173。33. ABD,班级目标是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它的设计要依据国家、学校、班级群体三方面实际水平。34. ABCDE,见教材P127。35. ABE,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36. BCDE,见教材P115。37. ABD,见教材P96。38. ABD,见教材P48。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39. BC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人格平等 ,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40. BCD,见教材P160。 三、41.对,见教材P164。42.对,教育制度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学校教育系统上的。43.对,见教材P70。44.错,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45.对,见教材P130。46.错,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47.对,见教材P119。48.对,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人格平等 ,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49.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涉及政治问题,故属于政治素质教育。50. 对,见教材P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报告 > 总结/报告

copyright@ 2008-2021 八斗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ICP备20220128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