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1.080.40P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 4612014倒 T 形预应力叠合模板Permanent inverted T-shaped pre-stressed formwork for concrete composite slab2014-09-29发布2015-04-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布JG/T 4612014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湖南华廷筑邦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
2、位: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湖南省 第六建筑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萍、胡萍、杨曙、杨伟军、张明、欧石军、黄春城、汪向良、李岳华、何德明、周时、 刘亮波。IJG/T 4612014倒 T 形预应力叠合模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倒T 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模板(以下简称“模板”)产品的分类与标记、 一般要求、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楼盖及屋盖叠合板用倒T 形预应力混凝土模板。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3、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701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13014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788 冷轧带肋钢筋GB/T 14981 热轧圆盘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204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95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竖肋 vertical rib沿模板跨度方向设置,并带预留孔洞的突起的板肋。3.2下翼缘实心平板 lower flange solid slab模板的下部实心混凝土平板,其内配置受力钢筋。1JG/T 46120143.3桁架 reinforced steel-bars truss以薄钢片形成的方管或圆管内灌细石混凝土或钢
5、筋外裹混凝土为上弦,以钢筋为腹杆及下弦,通过 电阻点焊连接而成的桁架。3.4带肋模板 ribbed formwork for concrete composite slab由带预应力筋的下翼缘实心平板和竖肋组成的倒T 形板。3.5桁架模板 truss formwork for concrete composite slab由带预应力筋的下翼缘实心平板和桁架组成的倒T 形板。3.6倒T 形预应力叠合模板 permanent inverted T-shaped pre-stressed formwork for concrete composite slab由带肋模板或桁架模板形成的混凝土叠合楼盖
6、的预制底模板,该模板与叠合楼盖的后浇面层形成 整体,共同工作。4 分类与标记4.1 分类与代号产品按竖肋的形式分为带肋模板和桁架模板。带肋模板的代号为DLM (示例参见图 A.1),长度为2400 mm7200 mm,宽度为500 mm、600mm、900mm、1200mm; 桁架模板的代号为HJM (示例参见图A.2),长度为3000 mm12000 mm,宽度为600 mm2400 mm。4.2 标记模板的标记由名称、标志长度、标志宽度、预应力筋类别、预应力筋根数和预应力筋直径组成,其表 示方法如下:a) 带肋模板DLM XX XX XX预应力筋根数预应力筋类别 标 志 宽 度 标志长度
7、带肋模板b) 桁架模板HJM X XX 预应力筋根数 预应力筋类别 标志宽度 标志长度 桁架模板2JG/T 46120144.3 标记示例示例1:标志长度3000 mm, 标志宽度500 mm, 并以A 代表预应力钢筋采用钢筋直径为5 mm 的中强度预应力钢丝,钢筋 根数为6根的带肋模板标记为:DLM3005-A6。示例2:标志长度3600 mm, 标志宽度500 mm, 并以B 代表预应力钢筋采用钢筋直径为7 mm 的中强度预应力钢丝,钢筋 根数为6根的带肋模板标记为:DLM3605-B6。示例3:标志长度3600 mm, 标志宽度1200 mm, 并以C 代表预应力钢筋采用钢筋直径为5 m
8、m 的高强度预应力钢丝,钢 筋根数为9根的桁架模板标记为:HJM3612-C9。示例4:标志长度4200 mm, 标志宽度1200 mm, 并以D 代表预应力钢筋采用钢筋直径为7 mm 的高强度预应力钢丝,钢 筋根数为9根的桁架模板标记为:HJM4212-D9。5 一般要求5.1 材料5.1.1 混凝土5.1.1.1 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应分别符合 GB 175 、JGJ 52 和 JGJ63 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应符合 GB/T 50107 的规定,试验方法应符合 GB/T 50081 的规定。5.1.1.2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蒸汽养护时也
9、可采用强度 等级不低于3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5.1.1.3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粗骨料宜采用粒径为5 mm20 mm 的碎石并应符合JGJ52 的规定。5.1.1.4 混凝土掺用外加剂应符合GB 50119,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混凝土中不应使用含氯离 子的外加剂。5.1.1.5 模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并应符合GB 50204 、GB/T 50107 和 JGJ55 的规定。5.1.2 钢材5.1.2.1 预应力筋宜采用中、高强度预应力钢丝,其材质和性能应符合GB/T 5223 的规定。也可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其他种类的预应力筋。5.1.2.2 非预应力筋的受力钢筋宜采
10、用热轧钢筋 HRB400 级及以上的钢筋,非预应力筋的构造钢筋可 采用热轧钢筋 HPB300 级、HRB335 级钢筋和冷轧带肋钢筋 CRB500, 其材质和性能应分别符合 GB 13014、GB 1499.1、GB 1499.2、GB 13788、JGJ 95 和 GB 50010的规定。5.1.2.3 吊钩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HPB300 级钢筋制作,预埋钢板宜采用Q235 、Q345 级钢,薄钢片宜 采用Q235 级钢,其材质应分别符合 GB1499.1、GB/T 701、GB/T 14981和 GB/T 700 的规定。5.2 模板施加预应力和制作应符合 GB 50204 和 GB 5
11、0666 的规定。5.3 下翼缘实心平板端部100 mm 长度范围内应设置不小于3根4 mm 的附加横向钢筋或钢筋 网片。5.4 带肋模板竖肋顶部的全长范围内应设置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纵向构造钢筋,数量不应少于1根;当 采用非预应力筋时,直径不应小于6 mm。3JG/T 46120146 要求6.1 外观尺寸下翼缘实心平板厚度不应小于406.1.1 mm。带肋模板应在竖肋上均匀预留穿钢筋和管线的孔洞(见图1),边孔中心与板端的距离l 不宜小于250 mm, 肋端与板端的距离l 不宜大于40 mm, 竖肋洞口 宽度l4 不宜大于2倍洞口净距l3,竖肋高度不应小于40 mm; 洞口高度h 不宜小于25
12、 mm。 桁架模板 腹筋间距不宜大于200 mm, 腹筋直径不宜小于4.5 mm。说明:1下翼缘实心平板;2 -竖肋;3预留孔洞;l1边孔中心与板端的距离;l- 肋端与板端的距离;l预留孔洞的净距;l 预留孔洞的宽度;h 预留孔洞的高度。图 1 带肋模板侧面形式示意6.1.2 预应力筋宜沿板宽均匀布置在下翼缘实心平板中心线偏下0.5 mm 处,预应力筋之间的净距应 根据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及钢筋锚固等要求确定,但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的2.5倍和混凝土粗骨料 最大粒径的1.25倍,且不应小于15 mm。6.1.3 板端伸出的预应力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最小伸出长度不小于12d, 且不小
13、于50mm。6.2 外观质量6.2.1 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 1 外观质量序号项 目质量要求1露筋不应有2破损孔洞任何部位不应有3蜂窝主要受力部位不应有次要部位总面积不超过板面积的1%,且每处不超过0.01m4JG/T 4612014表1(续)序号项 目质量要求4裂缝板面纵向裂缝缝宽不大于0.15 mm,且缝长度总和不大于L/4, 且单条裂缝长度不大于600 mm板面肋顶横向裂缝长度不超过板宽的1/3,且不延伸到侧边, 缝宽不大于0.1 mm板底裂缝不应有角裂缝仅允许一个角缝,且不延伸到板面5板端部缺陷混凝土酥松或外伸主筋松动不应有6外表缺陷板底表面不应有板顶、板侧表面不宜有7外形缺陷影响安装及使用功能的不应有,其他不宜有8外表玷污不应有9桁架焊点不应脱落、漏焊;无裂纹、无多孔性缺 陷及明显烧伤现象;熔化金属均匀注1:露筋指板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注2:破损孔洞是指混凝土中破损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的孔穴。注3:蜂窝指板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的缺陷。注4:裂缝指深入混凝土内的缝隙。注5:板端部缺陷指板端处混凝土疏松或受力钢筋松动等缺陷。注6:外表缺陷指板端头不直、倾斜、缺棱掉角、飞边和凸肋疤瘤。注7:外形缺陷指表面麻面、掉皮、起砂和漏抹。注8:外表玷污指构件板表面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