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

上传人:小猪 文档编号:14423532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3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附解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领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心得体会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消费环境,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上线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部署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消费投诉公示。囿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某些消费活动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产生消费纠纷,也制约着市场配置效率,成为制约居民消费扩大的重要瓶颈之一。因而,在购买商品前,了解商家以往被投诉和解决消费纠纷的情况,则成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普遍愿望。有鉴于此,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应运而生,正式启动上线,这既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也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经营

2、者认认真真地守法经营。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最大特点在于,把分散的各地投诉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公示,按照办结时间、商品服务类别、调解成功率等客观维度自动统计、分类。公众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组合搜索,查询特定商家的投诉情况、掌握实时投诉热点等,这种公示平台模式,不仅能确保全国公示标准统一,也有利于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解决纠纷,从源头破解消费者的堵点与痛点。自去年11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在吉林、上海、浙江、广东、四川、新疆6省区市,开展了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的试点以来,企业明显提升了预防化解、主动和解、配合调解的意识,一些投诉居高不下的企业投诉明显减少,“源头减量”效果突出;试点地区的投诉平均调解成功

3、率54.85%,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取得显著成效。对于经营者所担心和忧虑的公示制度被滥用,国家好政策被“歪嘴和尚念歪”,甚至“跑偏”,征求意见稿设置专门条款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严格审核投诉材料,将重复、匿名、不以生活消费需要为目的、不能证明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等投诉不予受理,已受理的不予公示,避免被部分职业索赔人或者不正当竞争者滥用。同时,平台坚持“应公示尽公示”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因素和主观评价,有效保障公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值得关注的是,在开展消费投诉公示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统筹优化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公示平台专门创设“企业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以往被投诉情况,通过12315数据赋能

4、,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改进经营行为、减轻合规成本,企业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即可登录平台。从这个视角来审视,市场监管部门显然不是通过平台公示,让企业“丢人现眼”,而是根据消费者实际投诉情况,有针对地纠正经营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全面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标准,如此看来,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不仅仅是一种监督平台,也是一个服务平台,更是一个正向督促平台。当然,作为一名消费者也要对消费投诉公示这一新鲜事物,理性看待,不是简单的“黑名单”,投诉数量也不能与质量优劣或者服务好坏直接划等号,像市场占有率高的经营者,发生消费纠纷的概率往往会大一些。唯有经营者有善待投诉,知错就改,那么,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方能真正成为消费者放心

5、消费的“助力器”。近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消费环境的明确要求和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的系列部署,根据有关法规政策,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则(下称公示规则)。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就公示规则公布实施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记者:请问公示规则的起草背景是什么?”答:俗话说“货比三家”,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是市场公平竞争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消费者仍然面临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有待健全,一定程度制约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一些经营者投诉居高不下,一些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制约消费扩大的堵点瘀点亟待破

6、解。同时,传统的政府监管模式面临人少事多的瓶颈,需要践行群众路线、推进制度创新、提升监管效能。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中连续4次对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工作进行部署,并从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促进消费纠纷源头治理等多个不同角度阐述了意义。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国统一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工作,主动公开相关政府信息,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善中国特色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具体举措,让广大消

7、费者放心消费,让各类经营者公平竞争、诚信经营。问记者:请问制定公示规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一是减少消费市场信息不对称,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费投诉公示把全国分散投诉放在同一平台公开,可以更好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完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促使各行业优胜劣汰、提质升级,推进全国消费市场的高水平统一、高标准建设。二是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提高经营者诚信水平。当前,涉企信息以登记许可、行政执法、司法诉讼为主,消费者参与不够。消费投诉公示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完善消费领域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强化信用约束和激励两方面作用。三是强化消费领域社会监督,推动消费纠纷源头治理。面对投诉持续较快增长

8、,消费投诉公示以问题为导向、化压力为动力,引导经营者及时把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提升经营者主动和解、配合调解意识,促使投诉“源头减量”。四是创新消费环境治理模式,提升市场监管和维权效能。消费投诉公示是一体推进“三个监管”切入口,可以弥补监管力量不足,推动社会共治。同时,也是作风建设新举措,以公开促公正,既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也规范政府履职行为,提高基层工作标准化水平。问记者:总局前期组织多地试点,请问成效如何?”答:2016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上海、重庆、江西等多地探索试点,开展前瞻研究,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总局研究形成统一公示规则、建设统一公示平台,2022年11月起分两个阶段在吉林、

9、上海、浙江、广东、四川、新疆六个省份试点,设立六个分网站。上述地区消费投诉数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覆盖大多数投诉集中的一线城市和大型平台企业,涵盖东西部、南北方、大中小城市,对全国公示有很强的参考性。截至今年10月试点结束,六地累计公示70.08万家经营者的投诉信息146.91万条,平均调解成功率52.43%,较试点前提高了8.78个百分点;经营者预防化解、主动和解、配合调解的意识明显提升,尤其投诉量居高不下的经营者“源头减量”效果突出,让消费者对身边消费环境的改善有直观感受。今年以来,人民日报、央视、经济日报、法治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媒体对消费投诉公示进行报道,多名专家发表解读文章,社会公众普

10、遍评价较高,认为有很强导向作用。迄今未发生企业申请异议复核、行政复议诉讼等情况。问记者:请问哪些消费者投诉会对外公示?”答:公示范围是消费投诉公示制度的核心。基于消费纠纷的民事属性、行政调解的自愿属性、政府信息公开的中立属性,为客观全面披露消费环境,确保全国一把尺,我们坚持“全量公示”原则,以公示为常态、不公示为例外。无论经营者是否违法、投诉是否和解,都会公示,避免任何差别待遇和人工干预。消费者投诉和消费者评价一样有主观感受,正是这种千差万别的个性化投诉汇聚成动态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参考。同时,为确保投诉信息的严谨性,避免公示制度被滥用,我们公示已经办结的投诉,以下投诉不予公示:一是依法

11、应当不予受理的。二是消费者与经营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ODR机制先行和解的。三是系虚假、恶意投诉的;四是其他公示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或者违反公序良俗的。需要说明的是,双方和解表明经营者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和解率高恰恰可以打消顾虑、提振消费意愿。如果和解的投诉不予公示,虽然降低了公示投诉数量,但是导致公示投诉中“调解不成”的占比过高,反而影响消费信心,放大了制度滥用空间。总局综合各方建议,坚持全量公示,并引导消费者通过平台ODR机制与经营者先行和解,同步公开经营者“先行和解率”,发挥信用约束与激励两方面作用。问记者:请问消费者投诉的具体公示内容是什么?”答:公示内容是

12、消费投诉公示制度的基础。公示内容的详略设置,既要满足公示目的、披露有针对性的信息,也要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誉,还要统一数据标准、确保数据质量。公示规则规定公示直接采用全国12315平台数据,由系统根据数据类别自动生成模板,具体包括:投诉人姓氏、全国12315平台ID、电话号码后四位;被投诉人名称、地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投诉的商品服务、销售方式;投诉时间、争议发生时间、投诉问题、投诉请求;办结时间、处理结果、处理投诉的市场监管部门。处理结果包括达成调解协议、未达成调解协议、投诉人撤回或者双方自行和解三种。被投诉人依法免于或者尚未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公示店铺(网店、直播间等)名称及地址。被投诉人

13、实际经营地址和登记地址不一致的,可以一并公示实际经营地址。上述信息大多数是类型化信息,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需要说明的是,公示内容中的“投诉问题”系消费者投诉时自行选择的类别,主要反映消费纠纷的缘由,并不等同于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认定的违法行为或者侵权事实。投诉不是举报,消费纠纷和违法侵权也不能简单画上等号。问记者:请问公示规则对公示方式是怎么规定的?”答:消费投诉公示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商品服务质量和经营者诚信守法状况需要结合市场份额、投诉数量、投诉增速、调解和解情况、行业区域横向比较、自身历史纵向比较等多个维度综合判断,不宜通过单一维度简单排名。同时,全国范围的公示需要确保数据归集、标准

14、统一。因此,总局建设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将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处理的消费者投诉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公示平台采取“分散公示+综合搜索”模式,按照办结时间、行政区划、行业类别、商品服务类别、投诉问题类别、投诉数量、投诉增速、调解成功率、先行和解率等客观维度自动统计、分类。公众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组合搜索,查询特定商家的投诉情况、掌握实时投诉热点、浏览本地最新投诉等。问记者:有的经营者对消费投诉公示有顾虑,请问总局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有什么考虑?”答:总局在开展消费投诉公示的同时,始终统筹维护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保护各方主体合法权益,防止公示制度被滥用。公示规则专门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一是明

15、确公示的客观中性属性。投诉信息包括消费者投诉的主观陈述和双方自愿的行政调解结果,不属于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负面信用信息。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此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二是严格把握投诉的不予受理和不予公示范围。统筹公示末端和受理前端,设置专门条款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严格审核投诉材料,对于重复、匿名、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不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等投诉不予受理,已受理的不予公示。三是设置异议复核程序。经营者认为涉及自身的投诉公示内容有误或者不应公示而公示的,可以向作出公示决定的市场监管部门书面申请复核。四是公示正面信息。公示经营者的调解成功率,激励经营者公平良性竞争;对加入全国1231

16、5平台ODR机制的经营者,赋予“ODR绿色通道企业”显著标识并公布先行和解率,激励经营者把更多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和萌芽。需要说明的是,消费投诉公示不是简单的“黑名单”,投诉数量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商品质量优劣或者服务好坏,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经营者,发生消费纠纷的情况往往也较多。与投诉数量相比,我们还需要关注经营者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处理投诉的诚意、自身改进的情况。我们相信社会公众会有理性的认识和判断。问记者:我们注意到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有“企业服务”板块,请问具体功能是什么?”答:实践中,一些企业售后体系尚不健全,对自身到底被投诉了多少次、消费者反映了什么问题,存在底数不完整、信息不对称、跟进不及时等困难。为充分发挥消费投诉公示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真正打通事后监督和事前预防的链条,公示规则创造性设置企业服务条款。我们在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报告 > 演讲稿/致辞

copyright@ 2008-2021 八斗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ICP备2022012878号